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欢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化学本科生党支部论坛——七一论坛,希望大家多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建设我们的支部,共同进步!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欢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化学本科生党支部论坛——七一论坛,希望大家多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建设我们的支部,共同进步!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听取党员群众心声,研讨各种重大问题,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建设健康向上的互联网文化。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沉船幸存老人讲述完整逃生经历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3高分子周明



精干的老吴一脸沧桑,劫后余生的他,操着一口天津话向记者讲述了事发当晚惊心动魄的经历——

1.怕老伴夜里失眠 选择坐头等舱

5月27日,老吴带着老伴儿,跟6个老街坊一起从天津坐硬卧出发。28日清晨6时多到达南京火车站。登上旅行社安排好的大巴,他和老伴儿来到五马渡码头,看到了长江,也看到了那艘“东方之星”。

“在码头参观了一会儿,大概10点钟,我们上了船,很快就出发了。”老吴说,他们住进了位于“东方之星”四楼的421房间。

“这次我和老伴儿坐头等舱,不是家里条件好,而是我老伴儿睡眠不好,夜里有响动就失眠。”老吴说。

到房间,老吴和老伴儿高兴地把各自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

正是这两个茶杯,在后来的翻沉事件中为老吴赢得了生机。

一路风光迤逦,时间过得很快。6月1日中午饭后,“东方之星”的游客来到三国赤壁古战场游览。

“实际上船是下午6点才开的。”老吴说,“因为考虑到一些游客不守时,所以导游一路上都会把上船的时间提前。晚餐是那几天在船上吃得最好的一餐,米饭管够,三个菜,好像是炖炸鱼、豆角和西红柿炒鸡蛋。我老伴儿吃得很高兴。谁知道这是她和我最后的一顿饭。”老吴泣不成声。

吃完晚饭,“东方之星”很快就逆江而上了。老吴说,晚饭后,他、老伴儿和几个老街坊在甲板上聊天。老伴儿聊了一会儿,就回房间去了。

大约晚7点钟,老吴跟几个哥们儿散了。老吴回到房间看新闻联播。“看完了新闻联播,还看了天气预报,说武汉有大雨。”

而此时,天还没有黑,老吴看到外面正在刮风下雨,“东方之星”仍在快速行驶,将两岸暮色里的风景抛在身后。

2.“很奇怪,当时我想到了船会不会翻”

“雨越来越大了。”老吴说,他和老伴靠着床头,雨点子拼命打在玻璃窗上,“风吹在窗户上,刺啦刺啦地响,雨点子如同是横着拍击在窗玻璃上一样。”

老吴的老伴儿坐在床头,很害怕。“她害怕,我不能害怕。但我心里也很担心,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晚上8时半左右,老吴感觉风雨越来越强了,“风和雨都是自北而南过来的,我们北面的房间首当其冲。”

9时多,窗外的风雨更大了。“很奇怪,当时我想到了船会不会翻,但又觉得这种倒霉事不会被我们遇上。”

这个时候,服务员在走廊里喊:“雨太大了,把窗户关上,把床往门的方向推一点,免得打湿床。”

“我关了窗户。在船上已经几天了,我对窗子开和关已经很熟练。窗子一推就关上,窗户和窗框扣的卡子一捏就打开,已经摸索出怎么用巧劲开窗。”他说。

“我没听服务员的,没有动床。”老吴说,突然杯子倒在了茶几上,我立即起身去扶。

与此同时,他的老伴儿已经滑落在地,头搁在床沿上,而杯子已经从茶几上滚落到门口。

“我站着,往门口方向滑去,到厕所门时,我伸手拉我老伴儿,拉住了。但是这个时候她的床滑下来把她挤到墙上。而我的床被立柜挡住没有滑下来。”

这时,房间的地毯盖在了他的头上,他感觉船已经翻了。水很快淹了上来。他扒开头上的地毯,忽然涌进的水将他推到了窗户口。

“我的窗户这时已变成了‘屋顶’,我本能地、迅速地用手捏住了锁窗户的卡子,窗户一下子打开了!”

水把老吴顶出了窗外。

当老吴的头露出水面时,他看见船已经是底朝天了。

“从杯子倒下,到船底朝天,整个差不多只有1分钟时间。太快了!”老吴回忆说,如果不是下床站起来扶杯子,他肯定跟老伴儿一样滑到墙边了。如果没有立柜挡着床,他也会被滑下来的床挤到墙边。

3.站在船底,老吴跟另外四个人说:“得游出去!”

钻出水面后,老吴发现他的左右两边都有人,左边3位,右边1位。他爬上了朝天的船底。

“太冷了!漆黑一片,只能凭借闪电看四周的情况,我们五个人都在船底上。”

然而,反扣的船底并非安全之处。老吴发现,船底边上的江水里不停地有水泡上来,“这意味着江水在往船舱里灌,空气在往上冒。”

“船体还在下沉!”老吴意识到,死亡又一次向他靠近,船在一寸一寸下沉,他的心越揪越紧。“在这里坐着肯定是等死。”于是他跟另外四个人说,“不能在这里等,得游出去!”

他说,那个决定是明智的。“又下雨又吹风,太冷了,船还在沉,继续等下去,不如趁着有体力赶紧游走。”

借着闪电,老吴发现距离北岸最近。在河边长大的他很有生存经验,将身上的衣服脱了,拧成绳子捆在自己的腰上。“上岸得留着衣服。”

另外四个人和他一样,向北岸游过去。江水很冷,也很急,他“横切”江水向岸边拼命游去。

“刚开始还能看到他们,游着游着就发现那四个人不见了。”

大约花了20分钟,老吴游上了岸,他在黑暗中喊了两声“有人吗?救命啊!”声音淹没在风雨声中。他使劲拧掉衣服的水,然后穿上,往下游走了一段,希望能找到刚才的“同伴”,但是没有结果。

他又向上游走,希望能找到人或者船。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其间风雨逐渐弱下来,雨也停了,在闪电中他看到江边有艘船。

“有人吗?有人吗?”他站在岸边对着船喊。

4.海事船上坐了7名幸存者

因为疾风暴雨担心安全,船舶工人王小兵跟几位同事把工程船停在了新洲码头附近,他们坐在房间里,提心吊胆。

最强劲的风雨过去后,雨势开始减小了。王小兵听到外面有人在叫喊,他们拿着手电推门出去,一个全身湿透的老人在风雨中。

“是你在喊吗?”

“是的!赶紧报警!下面翻了一艘船!”

王小兵他们不太相信,说:“我们给你拿伞,拿雨衣。”

“下面翻了一艘船!赶紧报警!先别管我!”

王小兵他们马上打电话报警。然后,他跟两个同事连拉带抬将老吴救回了房间。

不一会儿,刚才“失散”的4个人也来到了工程船上。

收到报警的海事船到了,老吴和另外逃生的4个人被带上了海事船。这时,老吴发现,海事船上还有被海警救起来的其他两名幸存者。

5.“这是我们第一次出远门旅行”

老吴,名叫吴建强,天津东丽区人。

他是这次“6·1”长江翻船事故中第一个向外发出求救信号的人。今年58岁的他,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翻船后的第三天,老吴对记者说,现在站着还感觉到地在晃。他抹着泪说:“8个人,7个没回来!我老伴儿没了,那6个全是认识一辈子的街坊,其中一个还是我的发小。”

“我跟老伴儿感情特别好,几十年很少拌嘴。”老吴说起老伴儿,控制不住决堤的情感,哭出了声。沉默了一会儿,他抽泣着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出远门旅行。”

记者见到老吴的儿子吴一福时,他的眼睛已经红肿了,刚问了一句,“是你送爸妈上火车的吗?”他忍不住捂着脸,泪从指缝中流出,“我妈一辈子辛苦,没出过远门,这是她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

“事发当晚,我妈和我儿子视频,还说给他买了礼物,回去一定带给他。我儿子一直期盼着奶奶归来。”吴一福哭着说。

幸存者口述:一个救生圈 救了两条命

据新华社电 四天过去了,从翻沉的“东方之星”客船上死里逃生的谢勇(化名)反而开始吃不下也睡不着了,他的老伴至今还没有找到。“我现在是喜忧参半,但悲大于喜。我的眼泪流不出来,但是心在滴血。”

5日下午,63岁的谢勇向新华社记者回忆了那段“一辈子都磨灭不了”的经历。

他对记者说,他和老伴的429号二等舱房间位于船左舷偏后的位置,而这成了他能够生还的关键。“那个时候桌上的水杯倾斜了,我过去扶正,可就在那一瞬间,我被顶到了左边的墙上,并且感觉到后背像是有消防水柱那样喷来的水,我一抬头居然看到了天。”谢勇说。

“那个时候我心想要赶紧离开沉船。”略通水性的谢勇努力使自己浮起来,“不知道喝了多少水”,游的过程中撞到一个救生圈,而且里面有人,他连忙把住,但他怕那个救生圈撑不起两个人的重量,脚上一直不停地划水。紧急关头,浪把船上用来洗拖把的大桶冲到了他身边,谢勇连忙把双脚翘上去以增加浮力。

两个人在江上一直漂,为了节省体力,他们俩轮流喊“救命”,一人喊两声。先后有两艘船从身边经过,但是都因为声音太小,没注意到他们。正当绝望之时,他们摸索到了一根结实、固定的航标粗缆,连忙双手握住,“我感觉自己有救了”。在那里等到了前来救援的海巡船。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