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文波同志学习
院里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向李文波同志学习的活动,李文波同志先进的事迹、高尚的品德和作为一个***人的执着深深地触动了我。
李文波,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已,他不是拥有万千粉丝的娱乐明星,也不是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头。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他为祖国,为人民做的一切之后,便会感受到这个平凡的守礁战士生命中不平凡的光芒。
李文波,男,1964年6月生,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永暑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工程师,技术6级,专业技术大校军衔。1985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毕业,1985年8月入伍,1988年3月加入中国***,1991年8月调入海军南沙守备部队。自1991年以来(截止2012年5月),李文波累计守礁29000多天,创造了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等多项纪录;李文波观测的气象数据连续21年无差错,被评为全军先进气象水文工作者。李文波把永暑礁海洋气象站建成了世界上最过硬的观测站,被誉为“爱国爱礁的南沙卫士。
他是我们的校友,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子,更是人民和祖国的忠诚卫士。
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专业人才奇缺,还未毕业的李文波已被国家海洋局和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看中。可李文波却选择了加入海军来到永暑礁,只因为“当兵是从小的梦想”。为了安装海气边界层观测系统,李文波带领分队官兵扛水泥、搬器材,通宵达旦摸索施工。建站之初,气象报表全靠人工填写,既要精确无误又要字迹工整,“每天那么多组数据在眼前晃,稍不专注就会出错。”后来,李文波买回一台旧电脑,又四处求教,最终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大大简化了制表流程。通过一茬茬官兵的不懈努力,观测站硬件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仍缺少一本教材。于是李文波每次上礁都带上一摞厚厚的专业书籍,除了值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写教材上。下礁回到基地,他又去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有关科研院所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3月,经过两年潜心编撰,李文波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默默的***自己的青春,这不仅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人格,更展现了一个***员的光辉信仰。
李文波同志就是又一个新时期的雷锋,他好比一棵扎根于南沙的椰树,顶着南沙的风吹浪打和烈日酷暑,毫无畏惧的为祖国为人民***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真正的履行了一个***员坚持党和人民得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义务。
为了自己承担的为祖国的守礁事业,为了祖国这个“大家”,他和他的家庭付出了太多。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李文波自觉地选择了为国尽忠、甘于***。时至今日,每当谈起自己的家庭,李文波深感愧疚,他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他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照顾得太少太少。
2005年9月,70岁高龄的老母亲突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临终前,不停地念叨着李文波的名字,盼望他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此时的李文波正在南沙执行守礁任务。半年后,当李文波从南沙守礁回来,听到母亲去世消息后,他连夜赶回山东老家,母亲的坟上已长满了青草。每当讲起自己的母亲,李文波总是低头不语,表情沉重。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生养自己老母亲临终前却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伤心悲痛肯定是有的,但是在李文博的人生词典里却没有“后悔”,他明白母亲不会怪他,因为他所做的是为了祖国。
李文波同志的妻子掐着指头和他算过一笔账,结婚20多年来,李文波真正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到3年,为了守礁,李文波先后有9个春节在南沙度过。
20多年来,为了南沙守礁事业,李文波无怨无悔献青春。由于常年守礁,李文波患有多种慢性病,严重的风湿节炎。2004年至2008年,李文波在每次守礁的后期都会复发严重的风湿病,腰部疼痛难忍,起不了床,走不了路。在南沙守礁20年,他由27岁的壮小伙变成47岁的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地去南沙守礁,到底值不值啊?”李文波总是自豪地说:“能在南沙守礁20多年,我觉得很欣慰,就算下半辈子需要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李文波同志有一则人生信条:“有国才有家,***最光荣”。无悔青春献南沙,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把南沙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立志南沙干事业,是李文波永远不变的人生追求
南沙距离赤道只有3个纬度线,号称“太阳海”。中午最热时,礁堡温度高达60度。有人说,在这种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能不落伍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与时俱进。可李文波认为,条件艰苦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借口,环境恶劣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理由。
守礁期间,李文波严格要求分队官兵,对每一个观测数据都力求准确、客观。
南沙水文气象观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由于气象分队士兵更换频繁,每次守礁都要培养新的气象观测员。作为气象分队的业务骨干,李文波主动挑起了培养气象观测员的重任,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气象分队上礁的新兵很快就掌握了专业技能,20多年来,先后培养了50多名合格的气象观测员。
南沙气象复杂,台风较多,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时风力常常都很大,如果预报不准,就会给南沙值班的舰船带来危险。目前,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无论***、酷暑高温,李文波都要到现场观测。20多年来,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共观测上报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漏报、错报的记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
李文波和同事们利用南沙建站20多年来西南、东北季风期的气象资料,对南沙的水文气象活动规律进行着不断地探讨,先后在《广东气象》发表了《南沙海区季风过渡期风的特征》、《南沙海区海浪季节变化特征》等研究论文。近年来,在李文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海司航保部组织的海洋环境数据库资料验收考核中,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的优秀率最高,受到海军的表彰。
李文波是一个光荣的***员,他树立了远大理想,切实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通过学习李文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我要向李文波同志一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争取早日入党。
院里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向李文波同志学习的活动,李文波同志先进的事迹、高尚的品德和作为一个***人的执着深深地触动了我。
李文波,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已,他不是拥有万千粉丝的娱乐明星,也不是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头。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他为祖国,为人民做的一切之后,便会感受到这个平凡的守礁战士生命中不平凡的光芒。
李文波,男,1964年6月生,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永暑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工程师,技术6级,专业技术大校军衔。1985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毕业,1985年8月入伍,1988年3月加入中国***,1991年8月调入海军南沙守备部队。自1991年以来(截止2012年5月),李文波累计守礁29000多天,创造了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等多项纪录;李文波观测的气象数据连续21年无差错,被评为全军先进气象水文工作者。李文波把永暑礁海洋气象站建成了世界上最过硬的观测站,被誉为“爱国爱礁的南沙卫士。
他是我们的校友,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子,更是人民和祖国的忠诚卫士。
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专业人才奇缺,还未毕业的李文波已被国家海洋局和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看中。可李文波却选择了加入海军来到永暑礁,只因为“当兵是从小的梦想”。为了安装海气边界层观测系统,李文波带领分队官兵扛水泥、搬器材,通宵达旦摸索施工。建站之初,气象报表全靠人工填写,既要精确无误又要字迹工整,“每天那么多组数据在眼前晃,稍不专注就会出错。”后来,李文波买回一台旧电脑,又四处求教,最终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大大简化了制表流程。通过一茬茬官兵的不懈努力,观测站硬件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仍缺少一本教材。于是李文波每次上礁都带上一摞厚厚的专业书籍,除了值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写教材上。下礁回到基地,他又去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有关科研院所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3月,经过两年潜心编撰,李文波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默默的***自己的青春,这不仅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人格,更展现了一个***员的光辉信仰。
李文波同志就是又一个新时期的雷锋,他好比一棵扎根于南沙的椰树,顶着南沙的风吹浪打和烈日酷暑,毫无畏惧的为祖国为人民***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真正的履行了一个***员坚持党和人民得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义务。
为了自己承担的为祖国的守礁事业,为了祖国这个“大家”,他和他的家庭付出了太多。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李文波自觉地选择了为国尽忠、甘于***。时至今日,每当谈起自己的家庭,李文波深感愧疚,他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他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照顾得太少太少。
2005年9月,70岁高龄的老母亲突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临终前,不停地念叨着李文波的名字,盼望他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此时的李文波正在南沙执行守礁任务。半年后,当李文波从南沙守礁回来,听到母亲去世消息后,他连夜赶回山东老家,母亲的坟上已长满了青草。每当讲起自己的母亲,李文波总是低头不语,表情沉重。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生养自己老母亲临终前却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伤心悲痛肯定是有的,但是在李文博的人生词典里却没有“后悔”,他明白母亲不会怪他,因为他所做的是为了祖国。
李文波同志的妻子掐着指头和他算过一笔账,结婚20多年来,李文波真正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到3年,为了守礁,李文波先后有9个春节在南沙度过。
20多年来,为了南沙守礁事业,李文波无怨无悔献青春。由于常年守礁,李文波患有多种慢性病,严重的风湿节炎。2004年至2008年,李文波在每次守礁的后期都会复发严重的风湿病,腰部疼痛难忍,起不了床,走不了路。在南沙守礁20年,他由27岁的壮小伙变成47岁的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地去南沙守礁,到底值不值啊?”李文波总是自豪地说:“能在南沙守礁20多年,我觉得很欣慰,就算下半辈子需要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李文波同志有一则人生信条:“有国才有家,***最光荣”。无悔青春献南沙,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把南沙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立志南沙干事业,是李文波永远不变的人生追求
南沙距离赤道只有3个纬度线,号称“太阳海”。中午最热时,礁堡温度高达60度。有人说,在这种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能不落伍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与时俱进。可李文波认为,条件艰苦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借口,环境恶劣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理由。
守礁期间,李文波严格要求分队官兵,对每一个观测数据都力求准确、客观。
南沙水文气象观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由于气象分队士兵更换频繁,每次守礁都要培养新的气象观测员。作为气象分队的业务骨干,李文波主动挑起了培养气象观测员的重任,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气象分队上礁的新兵很快就掌握了专业技能,20多年来,先后培养了50多名合格的气象观测员。
南沙气象复杂,台风较多,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时风力常常都很大,如果预报不准,就会给南沙值班的舰船带来危险。目前,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无论***、酷暑高温,李文波都要到现场观测。20多年来,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共观测上报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漏报、错报的记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
李文波和同事们利用南沙建站20多年来西南、东北季风期的气象资料,对南沙的水文气象活动规律进行着不断地探讨,先后在《广东气象》发表了《南沙海区季风过渡期风的特征》、《南沙海区海浪季节变化特征》等研究论文。近年来,在李文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海司航保部组织的海洋环境数据库资料验收考核中,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的优秀率最高,受到海军的表彰。
李文波是一个光荣的***员,他树立了远大理想,切实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通过学习李文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我要向李文波同志一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争取早日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