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欢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化学本科生党支部论坛——七一论坛,希望大家多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建设我们的支部,共同进步!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欢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化学本科生党支部论坛——七一论坛,希望大家多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建设我们的支部,共同进步!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七一党建论坛

听取党员群众心声,研讨各种重大问题,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建设健康向上的互联网文化。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向李文波同志学习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向李文波同志学习 Empty 向李文波同志学习 2012-06-19, 5:29 pm

左瑶希



学习李文波有感
敬爱的党组织:
  在上周五院里面的组织下,我们听取了李文波的伟大事迹。我颇为震动,也深有感触。
  
  如果一个人将生命中最灿烂的21载献给一个被喻为“生命禁区”的地方,而且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这恐怕不能仅仅用“***”一词来阐释;如果一个人选择用生命去捍卫一个个气象数据的准确与及时,而且从未言退,多年如一日,这恐怕也不能仅仅用“敬业”一词来概括。
   走近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海洋气象分队工程师李文波,你会发现:将生命与“南沙”相连,是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名中国军人对于祖国领土尊严的捍卫;将生命与“气象”相系,是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名中国气象工作者在代表国家履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庄严承诺。
  
   一种选择 两份职责
   选择了海洋观测站,就意味着选择了填补南沙水文气象测量的国际空白,也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孤礁、乐守天涯。
   或许,不会有太多观众注意到,每天晚上《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会预报南海的水文与气象。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了解这份预报的来之不易。
   南海水文与气象预报来自李文波和战友们守护的地方——远离祖国大陆1400多公里的南沙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
   对李文波来说,人生与南沙联系起来源于1991年的一次偶然。 从那时开始,他在南沙坚守了整整21年。南沙基本生活条件缺乏,自然环境恶劣。21年间,李文波经受住了南沙“十关”的考验:用水关、饮食关、寂寞关、书信关、恐惧关、病痛关、晕船关、想家关、炎热关、忍耐关。
   最令李文波和战友们难以忍耐的还是寂寞。在南沙守礁,短则3个月,长则9个月,甚至一年。“礁堡面积有限,一圈下来还不到一里路。每天吃完晚饭,顺时针走10圈,再逆时针走10圈。半年收不到家里一封信,守礁的战友熟悉到彼此相对无言,人无聊到连个罐头盒上的包装都能看半天。”和李文波同时期到南沙的南沙巡防区永暑专业队工程师罗青松说。
   但对李文波和他的战友来说,苦并不能影响他们的选择。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守礁官兵唱响雄壮的国歌,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那时,会有一种令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情感在心中升腾;那时,“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在心中会重逾千斤。
   带着这份情感,21年间,李文波29次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时间97个月,是迄今为止在南沙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守礁王”。
  
   一份数据 两重价值
  
  能否精确、及时地采集到南海水文气象数据,不仅关乎一位气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也关乎祖国是否完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托付的使命
   李文波与战友们每隔2小时就要对风向、风速、气温、潮位等20多个要素进行数据采集,每隔3个小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报道一次观测结果。如果天气不好,还要增加为每一个小时进行一次数据采集。
   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南沙乖戾无常的天气下开展,往往会险象环生。南沙巡防区副参谋长朱凯全回忆了这样一件事:2009年8月的一天,13级大风袭向观测站,礁盘上暴雨倾盆,四周海浪有好几米高。到了采集数据的时间,却怎么也读不到风速数据。经排查,发现是测风器出现故障,必须维修。测风器固定在室外10多米高的铁架上约7米处,维修人员要顶风冒雨,爬到架子上手动维修。在13级大风中攀爬7米多的高塔实施维修,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而李文波却毫不犹豫把这份艰巨危险的任务留给了自己。 很多人不理解,“一份气象数据犯得着这么拼命吗?”李文波说,“小数据连着大气象,必须确保每一组数据精准无误。因为,那不仅是一个气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是中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庄严承诺!”
   因为有了这份较真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肩负祖国荣誉的使命感,南沙海洋气象观测站上报的数据被公认为最佳。截至今年4月,李文波带领的气象分队已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差错的纪录。
  
   一种情怀 两样表达
  
  他心中有一种深沉的情怀,那就是爱。对祖国和工作,这份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但对家人与自己,这份爱却十分微薄而有限
   李文波对于人生的思考,简单却深刻:“人,一撇一捺而已;如何做好这个人,却不简单。要做到顶天立地,心中不能只有自己!”
   2005年9月,李文波母亲病危,他匆匆赶回家,但仅仅陪伴了母亲10天就返回了部队。第二天,李文波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此时,前往南沙的舰艇刚刚驶离码头。夜里,李文波一个人走到后甲板,面朝北方长跪不起。
   载坚守“生命禁区”,李文波的身体每况愈下。妻子赵善英说,“我的心从他上礁的一刻开始悬着,一直到他平安下礁。”
   有人问李文波,“你这样拼着命守礁,值吗?”李文波回答,“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到南沙守礁的,那是我一辈子的荣耀。就算下半辈子坐轮椅,也没啥后悔!”
   礁盘无语,大海有情。就让一颗颗南海中的宝石见证:
   李文波,在小小的礁盘上,书写了厚重的人生!
  我们作为李文波的学弟学妹,怀着崇高的敬意瞻仰他。这么多年不计回报的付出,正是我们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具体体现,也正是我们90后所欠缺的时代精神。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很忏愧。比起李文波,我们还差得很多很多。现下最主要的是努力学习,掌握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我要像李文波一样建功祖国,首先要树立宏伟的人生目标,确立远大的理想,拥有崇高的价值取向,牢记历史使命。只有树立一个真正崇高的人生价直观,真正做到顾全大局,扎根基层,甘愿付出,无私***,才能让我们端正态度,在学习生活中奋力进取,才能够真正实现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生活就像拉车,不怕苦,不怕累,但是在拉抻的同时还要看准正确的方向,否则就可能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其次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拈轻怕重,甘于吃苦,用于***,在小岗位上作出大贡献。
在李文波身上体现出来的是恪守使命、甘于寂寞、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同样是即将毕业的我们,面临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也应该像李文波一样志愿扎根基层,忠于职守,立足本职、踏踏实实、一点一滴、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承担起岗位赋予我们的指责,努力工作,坚决完成任务,以自己的世纪行动建设基层,改造基层,在工作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青春的色彩!
我为李文波感到骄傲,也为我们敬爱的母校感到自豪!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  |  |  |